站内搜索

新闻资讯
  • 全部
  • 产品管理
  • 新闻资讯
  • 介绍内容
  • 企业网点
  • 常见问题
  • 企业视频
  • 企业图册

粉磨站各显“神通”!取消32.5复合水泥也不怕!

发布时间:

2022-11-29 20:25


随着取消32.5复合硅酸盐水泥的政策落地,单体水泥粉磨站的“命运”和未来走向似乎更加扑朔迷离。 

水泥人网市场人员在走访单体(独立)粉磨站的过程中了解到一些情况。本来在错峰停产之后,市场上的熟料产品遭遇“控销”,导致粉磨站无米下锅纷纷“靠拢”窑企。有部分粉磨站企业直接“入伙”,成为窑企下属粉磨站,得到常年供应“低价”熟料的特权。但不愿“寄人篱下”的部分单体粉磨站不得不退而求其次,跨市、跨省甚至跨国购买熟料。如此,同样受制于熟料供应商,如越南进口熟料随着我国国内市场熟料价格的上涨,也在随行就市逐步上调价格,同时将原到港结清账款的约定改为出口国离港结清,他们又要一投入大笔款项,且短期内无法回笼资金,令企业现金流停滞。这无疑给这些粉磨站企业雪上加霜。

相关行业专家表示,关于买不买进口熟料的问题,随着国内熟料价格的提升,熟料进口量会越来越多、价格也会越来越高。 进口一定量的熟料是大势所趋,是国家发展大政,近期的进博会,就有央企带头进口熟料,而且有银行支撑。水泥不是什么高科技,既污染环境又消耗资源,何必全力生产呢,这也是其他发达国家走过的路。 

从取消32.5复合硅酸盐水泥的愿望来讲,本是打算遏制市场上的劣质水泥,提升整个行业产品品质,同时顺应市场规律,起到“划时代”的作用。但是这中间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乱象”。

据水泥人网通讯员反馈,部分窑企为了打击竞争对手,竟无底线供应无生产许可证水泥粉磨站熟料产品。并且表示,只要与其同步上调水泥价格,并配合执行熟料企业制定营销规则,即可对其供应质优价廉的熟料产品。 

某家粉磨站企业曾多次被媒体曝光生产袋重不足且质量不合格的水泥产品,但因其“背靠大树”,虽无生产许可证却一直在生产水泥,其产品冒用名牌且明知故犯。甚至对外声称,粉磨水泥用的是品牌熟料,生产的自然就是“品牌水泥”、“正品水泥”。这无异用洋面粉蒸馒头却号称蒸的是“洋面包”。 

还有部分粉磨站企业虽无高仿却在“细节”处用心,在水泥包装袋侧面印有“XX集团有限公司旋窑熟料生产”,但其是否真正用了这家企业集团的熟料生产水泥却无从查证。且据窑企集团企业称,熟料仅供应系统内部粉磨站,不做对外销售。真不知该系统外粉磨站又是从何处得到的“XX集团有限公司旋窑熟料”呢? 

市场上类似的乱相不胜枚举。以为得到了“熟料”便得到了“尚方宝剑”,并将这“宝剑”的威力发挥到极至。同时,将产品质量抛至脑后。 

据市场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多数粉磨站企业仍以供应低标号水泥为主,他们的成本优势一再被挤压,其市场范围已经严重压缩。目前,市场主流多为42.5等级高标号水泥,部分粉磨站的设备性能以及技术水平已经无法生产合格达标质优的高标号水泥产品了,而且即使单体粉磨站生产出达标的42.5水泥产品,下游用户一样“不敢”购买。一则是因其熟料添加量相对较少,混合材掺入量相对比例较大。相比较而言部分单体粉磨站混合材的掺入量要低10-20个百分点。这样的生产工艺只能生产低标号的水泥满足对强度和品质要求相对较低的客户群。

据某水泥集团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支持取消32.5复合硅酸盐水泥并非要挤压粉磨站,如果真要排挤单体粉磨站,直接将低标号水泥价格降低抢占其市场份额即可,那样单体粉磨站就不是面临无米之炊,而是无饭可吃了。大企业根本无须停窑限产,更无须控制熟料销售来挤压单体粉站。 

从水泥发展和节能前景看并非如此,单体粉磨站完全可以用同样质量的熟料生产性能更优的水泥,而不只是生产高标号,因为高标号意味需水量大、水化热高,能耗、环保都不能令用户满意。这需要技术进步,在他们面前应该走减少熟料用量,又不靠简单磨细熟料的途径。只是我们没有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努力,只想从市场的需求侧去谋生,是很困难的。 

另外,据水泥人网了解在修改标准的同时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了2017年第32号公告,其中包含一项《砌筑水泥》(GB/T 3183-2017)标准,这项标准已于本月1日起实施。而日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委发布的2018年第15号公告中关于GB 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第3号修改单>》则是从明年10月1日才开始实施。从这一方面来讲不是提高了要求,而且是降低了部分要求,且给了充足的准备和过渡期。给“力不从心”的单体粉磨站企业开辟了另一处“砌筑水泥”的市场。 取消了复合32.5,还有矿渣32.5、粉煤灰32.5可以生产;即使取消了所有32.5水泥,还有砌筑水泥可以生产。

综上所述,粉磨站的未来有三条路可以选

1, 继续生产:生产更高性能的水泥品种;

2, 投靠或依托熟料生产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继续生产水泥;

3, 投靠或依托搅拌站和全能企业的粉磨站,生产外掺的混合材及混凝土行业需要的掺合料。